湖北:武汉市黄陂一中荷尖角文学社
武汉市黄陂一中《荷尖角》文学社诞生于1985年金秋。18年来,文学社秉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四化建设人才的宗旨,带领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教学改革,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积极参加校园文化建设。18年来,这株小荷在辛勤的园丁和社友们的心血浇灌下,茁壮成长,年复一年开着鲜艳的花朵,色彩缤纷,芳香四溢。18年来,文学社的规模由小到大,影响由近到远,走过了风风雨雨,也取得了累累硕果。
文学社初建时,只是王齐孙老师所带的一个班60多位同学。为了进行教改实验,王齐孙老师创建了这个文学练笔的园地。一花引来百花开,社团的活动很快吸引了全校同学的兴趣,发展成为全校性文学社团。同年,文学社社员首次参加浙江师大《语文教研》举办的全国性语文知识竞赛,即获得高中组一等奖。1986年至1987年春,社员分批参加了《语文新圃》举办的“全国中学生三面向征文竞赛”,其中三名社员获得一等奖,一名社员获得三等奖,团体总分与北京三十五中同获二等奖。其中获一等奖的许凯生同学和指导老师王齐孙老师应邀参加了在宁波举行的授奖仪式。时任全国中语会理事长的刘国正先生亲临颁奖,许凯生作为受奖代表在大会上作了发言,该发言和四篇获奖作文都被《语文新圃》(1988年2、4、6月号)发表。
1989年,社员许胜祥的《人与自然》一文被收入《芳洲百草》一书。同年,社员李蒙的《阿Q新态》获武汉市第五届“楚才杯”作文竞赛甲等奖,该文连同李蒙在授奖大会上的发言,被上海《语文学习》(1990年第二期)全部刊载,同时武汉《学语文报》全部转载。同年,社员石柏林参加华中师大《语文教学与研究》举办的首届“华夏杯”作文竞赛获二等奖,并出席了颁奖大会,与武汉作家合影。
1990年,社员夏红英、姚桂桂都获得武汉市第六届“楚才杯”作文竞赛乙等奖。加外姚桂桂的《“俭仆”漫谈——有感于<令人感念的往事>》一文,获全国中语会举办的“全国中学生读书竞赛活动”高中组一等奖,发表在当时的全国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论坛》(1990年第5期)。接着,她为纪念英雄赖宁写的一篇《烈火中的风采》被国家教委推荐,选入《中国新一代丛书·前进的路标》一书。
在一批又一批园丁及社友的精心耕耘下,黄陂一中校园里呈现出鲜绿的一角,这株随风飘动的“绿荷”,也就“香远益清”了。
1991年,社员谌利华的作文《摆渡的小男孩》获武汉市“金马杯”作文大赛一等奖。社员胡志辉的《昨天·今天·明天》一文获武汉市“国防在我心中”征文一等奖。
1993年,社员喻伟华的散文《独享寂寞》获中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会等单位举办的“金狮杯”首届中国青少年奥林匹克作文大赛一等奖,诗歌《仰视天空》获“未来杯”校园文学大赛高中诗歌组一等奖。书法在武汉市中学生书法比赛、“淮川杯”全国中学生钢笔书法大赛中分别获一等奖。此外他还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诗文26篇,被《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1994年6月号)推为“银河小星”,留照封二。又成为《青少年日记》(1995年第4期)的封面人物。校外文友黄海、谢军先后为他写了采访报道,分别发表在《学语文报》(第30期)、《六月》(1995年9月号)上。最后喻伟华被保送到武汉大学文学院,继续追寻他心中的理想。
1994年,社员汪崇福的作品《春之感》参加当代新作评奖获得一等奖,文章被选入《中国当代新作集萃》,并被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收藏。
……
2000—2001年,《中国教育报》发表了社员柳明的《纤夫》、詹婵娟的《敬诗仙》;《同学月刊》发表了社员吴志华的《高三我的速度》;《语文教学与研究》发表了社员陈莹的《生命的故事》、高扬的《明月心》、王超的《羡慕》、吴俊浩的《剪刀声中》;《学语文报》发表了社员吴志华的《“只争朝夕”与“不争一息”》、蔡静玲的《故园情思》、朱汉河的《看女生打球》、吴鹏昊的《美国的黑吃黑》……
2001年,社员蔡博的《同是故乡月》和吴志华的《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同获“楚才杯”作文大赛一等奖,是唯一一个有两人同获一等奖的参赛单位。
2002年,社员万洋、曹万丹参加团中央主管的全国性刊物《中学生》举办的《机会》全国作文大赛活动,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指导教师傅博老师荣获大赛指导奖。
2002年,湖北《芳草》杂志社员举办了黄陂一中《荷尖角》文学社社团专栏,发表了9篇习作并介绍了《荷尖角》文学社。我社还参加了在广东番禺中学召开的全国中学文学社团研究会第四届工作年会,被评为“社团百面旗”之一,文学社刊物《荷尖角》被授予“全国校园文学社团样板社刊报”铜牌,并在会报《学习方法报》上作了介绍。黄陂一中校本教程的学生编委都来自《荷尖角》文学社,所编的校本教程《凤凰涅木》(名胜篇、名人篇、文化篇)深爱领导好评,还被《长江日报》特别报道过。
经过18年的精心培育,昔日尖尖的“小荷”已经亭亭如盖,开满了鲜艳的荷花。18年来,“荷尖角”文学社的社员在全国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百余人次,发表习作五百余篇,习作被收入《芳洲百草》(武汉出版社)、《中国新一代丛书·前进的路标》(书目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学生诗歌散文选》(中国友谊公司出版)、《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中国当代新作集粹》、《全国校园文学社团佳作大观》(第二卷,大众文艺出版社)等多种书籍,文学社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校园文学社团。
《荷尖角》的成长过程受到了全国众多知名人士的支持和关注。著名作家秦牧题词:“辛勤耕耘,不断努力。”著名作家碧野题词:“发奋。”著名诗人曾卓题词:“奋进。”原武汉教育学院副教授韦志成题词:“荷尖露角堪可喜,犹盼栋梁柱长天。”原《学语文报》总编马鹏举题词:“小荷已露尖尖角,满眼奇葩指日开。更待莲蓬成实后,素心千颗报培栽。”原武汉市中语会秘书长彭光华题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今日的《荷尖角》沐浴着素质教育的春风,内容更加精致充实,形式更加新颖别致,风格更加活泼多样,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这一切将使她成为新世纪中学文学社团百花园中的一朵更加艳丽的奇葩。